Search

【#徐子軒:立陶宛的「冰島時刻」🇱🇹】

「當1990年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時,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徐子軒:立陶宛的「冰島時刻」🇱🇹】

「當1990年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時,冰島是第一個承認立陶宛的國家......」當台灣遭受疫情襲擊之際,伸出援手的國家至今已有美國、日本、立陶宛、斯洛伐克以及捷克。其中,立陶宛的捐贈,據悉是台灣透過駐拉脫維亞代表團,向同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立陶宛請求協助,其後立陶宛政府決定分出2萬劑AZ疫苗給台灣,引起不小關注。
.
此外,立陶宛近期更有一連串友台政策:包括將在台開設商業代表處、數十名政經學界人士亦成立了立陶宛-台灣論壇、再加上今年五月,立陶宛更宣布退出中國領頭的「17+1」合作機制。
.
立陶宛的親台立場,在歐盟樹立了一個罕見的榜樣,面對北京的恐嚇與制裁,已準備放棄物質利益。這不只是價值觀的選擇,更是精密的戰略,藉由支持台灣,希望美國能夠注意到其對中國的堅定立場,讓華府更重視立陶宛的地位。
.
種種行動也讓北京開始擔憂,立陶宛是否會到來所謂對台灣的「冰島時刻」(Iceland moment)。這指的是,當1990年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時,冰島是第一個承認的國家。究竟這一系列的友台政策,是否有可能帶動歐洲更多國家加入行列?台灣是否也正逐步迎來自己的「冰島時刻」?

#立陶宛 #中國 #歐洲 #冰島時刻 #疫苗 #斯洛伐克 #捷克 #疫情 #北約 #中歐 #國際政策 #國際關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